特別報導

【Maker系列講座二:翻轉的世界─創造一個自己的故事】座談會後報導

出刊日期:第76期 2014-10-30作者:翁翠霞

由成大主辦的Maker Faire台南場即將於11月15、16日舉行。全球Maker Faire的發起組織《Make》雜誌創辦人Dale Dougherty曾提出觀察,認為Maker (台灣稱自造者,大陸翻為創客)有三部曲:首先是入門自造者(Zero to Maker),純碎為了興趣去了解工具的運用方法,享受製作的過程;第二步則進階到透過分享、串連與合作,入門自造者進入自造者社群(Maker to Maker),最終曲則透過群眾募資或一些商業模式,自造者發展服務及產品,進入自造者市場(Maker to Market),開始創業。
 
在9月播放《Maker自造世代》,聚焦探討自造者本質後,南科園區管理局和成大研究總中心、產業服務與會議展覽中心於10月25日舉辦了第二場「Maker系列講座」,進一步探討自造者社群和創業,邀請MakerBar Taipei創辦人闞凱宇以及以智慧型貓咪餵食器BISTRO,在Indiegogo獲資百萬的42 ARK創辦人宋牧奇蒞臨成大演講,分享創立makerspace的初衷,以及如何透過群眾募資平台開拓國際市場的經驗。
 
Makerspace重要的不是空間,而是社群

工業設計科班出身,創立Fabraft工作室的闞凱宇,相當了解台灣設計產業的發展困境,為協助設計產業轉型,讓設計師從設計、開發製作到生產都可以掌握,因此又成立了MakerBar Taipei,提供3D列印機、雷射切割機等設備和規劃各種Maker課程。雖然對自造者來說,空間設備很重要,但闞凱宇認為「怎麼把這群人聚在一起,更有效率地討論、分享、執行、產出」更重要。
 
MakerBar Taipei透過一個又一個的「計畫」去串連自造者,建立社群。在座談會上,闞凱宇分享了目前MakerBar Taipei執行的計畫,包括推廣3D列印的行動小資源回收車「Mobile Fab」、和國美館合作,結合3D列印和藝術設計的「仿生衍藝(Parametric Vine)」等由MakerBar Taipei的成員社群共同發想、實踐的計畫。
 
闞凱宇認為台灣要推廣自造者精神,makerspace不能僅提供空間、課程,提供「服務」更重要。他希望把MakerBar Taipei打造成「Maker的育成中心」,讓自造者不僅能在MakerBar透過社群分享共創,實踐創意,也能輔導自造者將產生的作品放到Kickstarter等群眾募資平台國際行銷,開始創業。
 
創業要Follow Your effort, Not Your Passion

以貓臉辨識智慧型餵食器BISTRO,在Indiegogo募資平台聲名大噪的42 ARK創辦人宋牧奇,主要創辦奇群科技,專注於GPU雲端運算、影像處理及人工智慧等軟體技術開發。在貓咪餵食器BISTRO一炮而紅以後,另設子公司42 ARK來和奇群科技區隔。宋牧奇說當初會將貓咪餵食器上群眾募資平台募資,純粹只為了作市場調查,沒想到短短一個月就募得台幣七百多萬。他分享在群眾募資平台成功的心得,認為產品一定要「有梗」、「有故事」、廣告影片要拍得夠「綜藝」,而且要走國際行銷。BISTRO為了拍出國外的感覺,籌備期就長達兩個月,而且宋牧奇強調英文不要犯第二外國語的錯誤,一定要是符合美式語境。
 
台灣創業環境並非很成熟,容易碰到很多問題,宋牧奇在創業過程中曾壓力大到連起床刷牙洗臉時,都會狂流眼淚。但他天性樂觀,喜歡挑戰不可能,他以電腦圖像介面發明者Alan Kay的名言「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it.」送給所有聽講者,他說如果大家都勸你「不要創業」,而你還想嘗試時,那就去創業吧,不過要創業成功絕對是來自你的努力,而不僅僅是熱情。
 
 
延伸閱讀
連耗材都是垃圾回收,台製行動3D列印機「騎」到街頭印給你看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4/02/17/mobile-fab/ (科技報橘)
 
貓奴福音!42 ARK推貓咪臉部辨識餵食器,物聯網也搶進寵物市場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3057 (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