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募資是現今新創團隊籌措資金和測試產品水溫最直接和盛行的管道。成功大學創新創業辦公室和管理學院共同開設之「精實創業實踐課程」3月9日邀請台灣知名群眾募資平台「Flying V」執行長鄭光庭與經理陳柏安和學生分享群眾募資(Crowd funding)平台的背景、營運方式及大眾的迷思,以幫助新創事業或產品開發者學習成功募資的秘訣。
鄭光庭認為,群眾募資要成功最需要「行銷創意」,而這和亞洲人特有的謙遜特質正好相抵觸,Flying V平台希望做到的是要透過提案教學教材和輔導等幫助募資者放大提案理念,但不會干涉如何去規劃、執行,只希望募資者充分準備,以提高案件成功率。
創業者使用群眾募資平台不僅能讓創業與發展新產品的風險降低,最重要的是能讓每個將專案提前經過市場測試,跟贊助者或使用者互動,並同時累積籌碼,再繼續延伸專案本身的潛力,即便第一次不成功,也能將學習到的錯誤轉化為動力,再嘗試一次,因此群眾募資平台是新創事業不可或缺的助力。
從提案到募資成功後,提案者的責任就是收到資金後要交付東西給贊助者,實現對價關係,而平台也會向提案者收取8%的手續費,如果提案失敗則會全額退費給提案者。
群眾募資造就許多明星商品,但根據統計失敗率高達六成。Flying V的專案經理陳柏安在演講上釐清一般人對於群眾募資的七點迷思:
一、我已經有資金或是拿到政府補助款,還需要群眾募資嗎?
陳柏安認為,群眾募資不僅只是籌募資金的工具,更會和行銷、人力資源產生連結,透過募資平台的加持,所募得的金額往往會超出原先設定的目標,因此在產品開發中還可能更進一步提升產品的規劃和效能。
在經營一個新創事業的時候,最需要的是行銷管理,在募資平台提案有助於吸引群眾與媒體記者的注意,募資者與贊助者得以透過平台產生互動,同時幫助提案者實現免費的市場調查,不只能驗證提案是否有足夠的人氣與買氣,更能與使用者共同修正產品,從A做到A+,滿足使用者經驗,達到一個良好的品牌與產品溝通,增進曝光效益。
二、募資平台是網路吸金嗎?
Flying V至今還沒碰過「資金搶劫」的案例,每個專案都能夠完成對於贊助者的承諾,並且在所有贊助者中,只有約4%的贊助者曾收回過資金,可以顯示贊助者的滿意度是非常高的。台灣目前對群眾募資沒有特別的法律規範,主要適用於消費者保護法,將募資視為預購的形式,建立對價關係。募資者必須對贊助者負有交付的責任,而平台是協助提案者與贊助者兩方溝通、聯繫的橋樑。
三、募資者是募多少拿多少嗎?
許多的募資平台都會收一定比率的手續費,而現行Flying V則收取募得金額的8%作為手續費。Flying V會幫助募資者在金額上作策略性的調整,常見的目標金額操作技巧是「延伸目標」,即在文案中增加一些功能或產品,甚至推出一個特別的顏色或限量款來設定目標金額。贊助者就會有誘因而廣為宣傳,掀起口碑宣傳的擴散效應。
四、提案需要具備哪些東西呢?
Flying V募資平台目前有450個成功案例,陳柏安認為這些成功案例都同時有四個要素:第一個是滿足期待(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二是獨特性(包含團隊的獨特性,計畫或產品的獨特點)。第三個是和贊助者建立信任感,如要揭露計畫進度時間表、團隊成員介紹、產品流程、或有調查研究與專利獎項等;或是請有公信力、知名度的人或媒體報紙背書,以取得信任。預算運用數據的公開透明是最好的一個做法;第四點是價值,Flying V上很多計畫是有高度社會公益的價值,顯現台灣贊助者的特點。
五、許多專案失敗的原因,是誤以為募資平台只是一個網路商城。
許多提案者誤以為只要在Flying V提供好產品,不需要多作額外的努力去行銷、宣傳,就可以募到資金,這是扼殺許多優秀專案的誤解。提案者在群眾募資平台需要經營粉絲團以累積聲望,必須要建立自己專屬的宣傳管道,吸引專家或是親友推薦,甚至在上頭揭露進度報告,以取得群眾信任。
六、Flying V除提供平台外,還會協助提案者哪些協助?
陳柏安經理表示,Flying V花了許多時間在知識普及的工作,試圖讓大眾了解群眾募資的困難度與門檻,並盡量推出許多教育功能與服務供募資者使用,輔導專案順利完成。
目前Flying V在台南有兩位駐點實習生,進駐在成功大學旁18巷的塗鴉空間,執行Flying V in Tainan的計畫。
最後陳柏安經理則強調,Flying V的使命是打造一個公開透明的環境,讓有想法、有能力及準備好的人,能透過這個公開平台募集到所需要的資源。此外,Flying V也會花時間協助提案者,讓計畫執行門檻降低,使提案背後的故事被大眾看見,讓群眾了解團隊與專案背後的價值理念,提升募資專案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