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新聞

成功俱樂部搭建產學媒合平台 聚焦「奈米領域」

出刊日期:第52期 2013-11-15作者:翁翠霞

成功大學聯結周邊大專院校及區域產業,所打造之產學交流平台「成功俱樂部」繼今(102)年4月舉辦「聚焦『生技』領域產學交流媒合會」吸引兩百多位與會者蒞臨,成功促成兩件案例後,再次於11月15日舉辦「聚焦『奈米』領域產學交流媒合會」。

本次媒合會現場共展示來自國內奈米頂尖研發單位,包括成功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南台科技大學與中山大學四個奈米產學小聯盟計畫及來自成大、中正、中山、中興、南台科大等多位教授的43項亮點技術,共吸引一百五十多位來自產官學研的學者專家與廠商共襄盛舉;主辦單位並安排十家廠商以及一家創投公司和與會的學者專家進行一對一的技轉諮詢,現場媒合件數高達21件。

奈米科技被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預估未來產值將如光電半導體般有破兆的可能。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吳重雨教授受邀致詞時指出,政府每年約投入三十億元發展奈米技術,投資十年成果已逐漸顯現,許多創新應用技術已接近成熟,十分適合技術移轉或成立新創公司。他表示美國一家創投公司即看好臺灣的奈米技術發展,選擇駐點在台北,專門投資奈米產業。吳重雨教授最後期許南科管理局陳俊偉局長對南部科學園區轉型成為創新創業園區的規劃,希望可以和成大成功俱樂部攜手讓奈米科技在南部成為創新動力的來源,對臺灣經濟發揮正面影響力。

新創公司需要創投的慧眼識英雄。本次媒合會同時邀請了新橋聯合股份有限公司戴逸之總經理分享「如何與創投互動」。戴總經理指出一般創投投資原則有「七要」和「十不要」。七種創投會投資的公司包括:(1)創新技術和服務(disruptive technology)、(2)好的管理團隊、(3)產品有市場、(4)有價值、(5)無不良債務、(6)財務結構、(7)公司未來上市或被收購的可能性(exit)。十種創投不會投資的「菜」包括:(1)一百多頁的計畫書、(2)沒有重點的BP、(3)市場規模小、(4)產品不具競爭性、(5)非新創技術、(6)沒有財務規劃、(7)毛利低、(8)管理團隊沒經驗、(9)無成功經驗(no references)、(10)資本結構不良。戴總經理強調由於創投圈很小,新創公司獲得資金後,在創投圈的名聲對公司未來發展就很重要;和創投維持良好關係,除了在公司營運上可獲得顧問諮詢外,對以後增資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成功大學材料系丁志明特聘教授則應邀演講分享其產學合作的經驗。因研發散熱片獲得高額技轉金,而受媒體大篇幅報導的丁志明教授,以其投身產學合作十餘年經驗勉勵在場學研機構的與會者,產學合作就是技術從研發到成果落實的過程,十分漫長,而技術上的可行不代表就可以產品化,因此技術研發者要懂得跟投資者(業界)溝通,瞭解業界的想法,才能成就一個成功的技術移轉。演講中,丁志明教授也肯定成大研究總中心的幫助,認為透過這一產學平台,讓他獲得不少和產業互動的知識。

成大研究總中心為結合學術界與產業界資源,促進南部產業升級,於去年推動成大和南科產學協會共同成立「成功俱樂部」,至今已滿一年。國科會企劃處陳宗權處長在開幕致詞時讚許成功俱樂部已逐步帶動各產業領域的互動交流,在促進南科園區產業升級,活絡臺灣經濟上,可期待產學合作能量大爆發的來臨。南臺科技大學戴謙校長也十分推崇成功俱樂部的營運模式,在致詞時表示經由他的引介,高雄軟體園區產學協會已複製成功俱樂部的成功運作模式,將和中山大學一起攜手營運R&D產學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