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新聞

騎動夢想的煞那,安全手護無時差 —「時差配力」煞車系統

出刊日期:第115期 2017-12-31作者:蕭可欣

綠能樂活的時代來臨,自行車成為兼具環保與健康的代步首選,城市慢遊、共享單車成為許多民眾樂活的方式之一。面對台灣多變的路況與氣候,騎乘安全一直以來都是不容小覷的問題。根據統計,2014年至2016年期間台灣地區一共發生1萬7千多起自行車事故,主要的事故原因是煞車系統的設計缺陷。煞車力道過強會導致翻車;反之,煞車力道不足則會導致煞車距離過長而撞車,因此,如何改善現有煞車系統降低自行車事故發生頻率,打造一個安全、舒適的交通工具成為民眾的殷殷期盼。

 

時差配力煞車系統

 

對於煞車系統缺陷引起的問題,成功大學新創團隊Blink Brake研發一款安全、有效的煞車系統,藉由調整時差與配力兩大參數,在時速25公里之下能夠有效減少30%的煞車距離。一般來說,民眾騎車若是遇到緊急狀況容易緊張就會雙手急煞造成前輪鎖死,前輪會形成支點,向前的動量變成角動量,會有相當高的機率造成翻車。因此,Blink Brake團隊研發的時差配力煞車系統,透過先煞後輪再煞前輪,並把前後輪的煞車作用控制在0.1秒內最為安全。同時,團隊測試得知,前後輪煞車力道分配比例7:3能夠達到最為有效的煞車。這種透過控制時間與力道的煞車系統徹底顛覆長久以來自行車既有的煞車系統,未來可能會對所有二輪車輛的煞車裝置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創業緣起

 

Blink Brake團隊營運長洪健耀指出,投入開發「時差配力」煞車系統其實是因為自己有切身之痛。他說,大學時期他籌辦「環你一個夢BikeThe Way」單車環島公益服務隊,跟著一群志同道合的大學生展開單車環島,深入台灣各地偏鄉育幼院,提供孩子口琴課程以及實際的遊戲體驗,希望把愛心及熱情傳遞到台灣的每一個角落。不過,環島途中就有隊友因為煞車過急摔車,最後導致行程整個受到延誤,當時他就覺得單車煞車系統是個市場尚未獲得滿足的需求,應該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後來,他因執行工業技術研究院的計畫輾轉認識張瑞龍老師,雙方一拍即合之下開啟Blink Brake的創業之路。

 

煞車系統差異

 

團隊成員林梓鈞是成大機械系學生。他指出目前一般煞車就是壓到底煞車夾臂夾住輪胎達到停止效果,不過這樣容易造成輪胎鎖死打滑翻車,因此才有改良的ABS煞車系統與CBS煞車系統問市。ABS利用快速點放的原理改善煞車鎖死打滑的問題; CBS則是為了連動前後輪讓煞車活塞只作用一半,不過這樣一來就是犧牲煞車力道。

 

林梓鈞指出,Blink Brake研發的「時差配力」煞車系統與上述煞車系統最大差異就是這個系統乃是透過分配前後輪煞車力道比例的的方式, 在同樣煞車力道之下避免打滑的情況。

 

洪健耀指出,一般專業車手訓練過程當中, 都會強迫自己先煞後輪再煞前輪,並把兩者時間差異控制在0.1秒之內,達到最佳連動煞車效果。他說,Blink Brake研發的「時差配力」煞車系統,一樣也是先煞後輪再煞前輪,0.1秒之內完成作用,同時,經過多次實驗測試發現,前輪煞車應該出力70%,後輪煞車出力30%,才能達到安全、有效的煞車效果。

 

因此,「時差配力」煞車系統是以上述參數設計,設計理念包含「簡單、有效、安全」三大原則,透過左右兩手煞車獨力運作,分別連動前後輪煞車,不論騎乘者先煞哪一輪,「時差配力」煞車系統都會自動調整成為先煞後輪並在0.1秒之內連動前輪煞車,並以前七後三的配力讓主要制動的前輪獲得最大制動,這項技術能讓後輪保持為支點,避免翻車。

 

創新煞車系統屢獲肯定

 

Blink Brake團隊來回穿梭的身影,包括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金牌獎、日本東京國際發明展金牌獎、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金牌獎、中國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金牌獎、IBDC全球自行車設計比賽零件組冠軍與iF設計新秀獎,都是BlinkBrake團隊的囊中之物。

 

洪健耀指出,參展、競賽的確是提升曝光機會的最佳管道。自行車產業非常重視參展,許多國際廠商與專業車隊都會赴展尋找商機。像是經濟部舉辦的I B D C 全球自行車設計比賽(International Bicycle Innovative DesignSymposium,簡稱IBDC)更是自行車界盛事,今年2017年賽事吸引全球各地200多件優秀作品參賽,他們的作品在上百件的競賽作品當中脫穎而出,抱回特別獎,並且因為這個特別獎的關係,獲得前往全球最大自行車展的參展資格,這對積極爭取曝光機會的新創團隊來說,猶如披荊斬棘的創業路上出現的一道曙光,令人振奮。

 

群眾募資喚醒安全意識

 

主要負責行銷策略的團隊成員鍾蕎羽指出,技術方面獲得多方肯定之後,他們緊接著參加德國知名的iF設計新秀獎,透過素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iF產品設計獎,打響自家產品的知名度,同時也向世人展示一向給人陽剛、堅韌印象的單車,其實設計本身也可結合美學與時尚。

 

目前,這個產品已經進入量產階段,量產完成測試就會問市。洪健耀指出,「時差配力」煞車系統未來仍會持續大量參展增加曝光機會。同時,他們除了不斷拜訪廠商爭取機會之外,也會採行群眾募資的方式,把募得款項投入College Bike與之共同推出聯名車款,希望透過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雙重管道,提醒生產者與消費者不得忽視的騎乘安全,打造一個真正樂活、安全的代步工具。

 

What is 成大精實創業課程?

 

成大精實創業自102年開辦以來,累積培育超過300名學員、80個團隊。成大精實創業課程乃是效法Eric Ries「精實創業」的精神,仿效史丹佛大學精實創業平台課程(The Lean Launch Pad Class),透過課程短期、密集的一連串精實創業執行,成功地將知識轉化為產品,真實地孵化一個新創企業。透過本課程的練習,學員將一步步的構想、分析、規劃和執行產品開發。

 

成大精實創業課程是教育部創新創業扎根計畫的重點項目。成功大學研究總中心自101年起執行教育部創新創業扎根計畫,並由所屬單位技轉育成中心與成大管理學院合作,攜手開設精實創業課程,課程旨在培育人才,因此並不設限學員與團隊身分,不論成大校內或是外校,凡舉有想法、有創意、具執行力的人選,都可前來提案,目的是要培育具有創業潛能的人才。

 


 

「Blink Brake」團隊成員。


「Blink Brake」成員洪健耀(左)與「Blink Brake」成員黃彥霖(右)。


「Blink Brake」團隊討論。


「Blink Brake」成員林梓鈞(左)與「Blink Brake」成員鍾蕎羽(右)。


「Blink Brake」煞車系統作用機制。